媒體民調差異那麼大,

我該相信哪一份民調?

民調是統計科學,能夠重現統計結果的才能稱作科學、才具有實質的參考意義。

為了能夠檢視統計結果,透明公開調查所使用的「原始數據、抽樣方法、問卷設計、加權方式」等,才能避免民調結果被黑箱操作、或是成為輿論操作的工具。

民調作為模擬大眾群體的意見調查,首先抽樣方法(手機、或市話抽樣)的對象在年齡、性別、及地區的比例上,是否符合所代表之大眾群體(母體)的比例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,也才能更好的還原調查群體的真實民意。

如上圖中的母體及比例代表著真實選民的年齡分佈比例,而另外三項(純市話、純手機、市話+手機)則代表著該種抽樣方法所調查出的年齡分佈比例。

可以看出使用純市話或純手機的抽樣方式,所得出的結果都比母體分佈比例偏差了不少,而上圖以市話+唯手機的抽樣方式則可得出較接近母體的分佈比例。

若依照上圖所提供的數據,實則以純手機70%+純市話30%之比例加權,則相比上能最為貼近母體的年齡比例

20-29歲(母體 16.4%):22*70%+6.7*30%=17.41%

30-39歲(母體 19.1%):20.6*70%+10.4*30%=17.54%

40-49歲(母體 19.3%):19.2*70%+13.9*30%=17.61%

50-59歲(母體 19.0%):19.8*70%+18.1*30%=19.29%

60-69歲(母體 13.6%):11.7*70%+23.8*30%=15.33%

70歲以上(母體 12.7%):5.5*70%+24.8*30%=11.29%

 

目前方法上「最符合學理」的加權方式,需要計算「唯市話」、「唯手機」與「市話手機都有」比例,依據電話使用行為並檔後,解聯立方程式加權處理。此加權方式詳載於國家發展委員會《數位國家治理:國情分析架構與方法》研究報告中。

至於坊間其他單位採用的「50:50」直接整併加權,或是「70市話:30手機」方式,由於較缺乏學理依據、並且多數民調不願公佈調查所使用的「原始數據、抽樣方法、問卷設計」等其所代表的調查結果就容易失去真實的參考性、而淪為政治操作的工具,不可不慎。

下次再看到媒體發佈民調時,不妨多注意該份民調,是否同時提供它的原始數據、抽樣方法、加權方式、乃至於問卷設計… 等資訊,幫助你更好的判讀它的參考性、做個聰明的識讀人!

 

參考資料:
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匯流民調12月份第-週總統大選3-2-2024總統大選民調加權方式探討-純市話-064637207.html

https://tfc-taiwan.org.tw/articles/9943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78461
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23185